成人午夜A片999影视,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精东,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捆绑,中文字幕乱伦视频,久久精品美女,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,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久久久久久国精品色费色费s

歡迎光臨河南倍耐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官網(wǎng)!
河南倍耐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專業(yè)的機床設備、切削刀具,量具刃具、五金工具服務商
全國咨詢熱線:0371-86009599
當前位置:主頁 > 技術應用 > 刀具知識 >

刀具幾何參數(shù)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

時間:2022-10-28 01:14:30 來源:admin 點擊:0

第七節(jié) 刀具幾何參數(shù)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
學習了金屬切削過程基本規(guī)律的應用以后,就要學會運用規(guī)律,用于指導生產(chǎn)實踐。本節(jié)主要從控制切屑、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、合理選擇切削液、合理選擇刀具幾何參數(shù)和切削用量等五個方面問題,來達到保證加工質(zhì)量、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和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的目的。

一、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

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:是指工件材料被切削成合格零件的難易程度。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徑。

1、評定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主要指標

1)刀具耐用度指標:
切削普通金屬材料:用刀具耐用度達到60min時允許的切削速度V60的高低來評定材料的加工性。
切削難加工金屬材料:用刀具耐用度達到20min時允許的切削速度V20的高低來評定材料的加工性。
同樣條件下,V60或V20大,加工性越好。
相對加工性:KV=V60/V060 ,(以45鋼的V60為基準,記為V060)

2)加工表面粗糙度指標:
粗糙度值越小,加工性越好。

另外,還用切屑形狀是否容易控制、切削溫度高低和切削力大小(或消耗功率多少)來評定材料加工性的好壞。
其中,粗加工時用刀具耐用度指標、切削力指標,精加工時用加工表面粗糙度指標,自動生產(chǎn)線時常用切屑形狀指標。

此外,材料加工的難易程度主要決定于材料的物理、力學和機械性能,其中包括材料的硬度HB、抗拉強度σb、延伸率δ、沖擊值αk和導熱系數(shù)k,故通常還可按它們數(shù)值的大小來劃分加工性等級,見表2.9。



2、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

1)調(diào)整化學成分
如在不影響工件材料性能的條件下,適當調(diào)整化學成分,以改善其加工性。如在鋼中加入少量的硫、硒、鉛、鎖、磷等,雖略降低鋼的強度,但也同時降低鋼的塑性,對加工性有利。
2)材料加工前進行合適的熱處理
低碳鋼通過正火處理后,細化晶粒,硬度提高,塑性降低,有利于減小刀具的粘結磨損,減小積屑瘤,改善工件表面粗糙度;
高碳鋼球化退火后,硬度下降,可減小刀具磨損;
不銹鋼以調(diào)質(zhì)到HRC28為宜,硬度過低,塑性大,工件表面粗糙度差,硬度高則刀具易磨損;
白口鑄鐵可在950~1000 °C范圍內(nèi)長時間退火而成可鍛鑄鐵,切削就較容易。
3)選加工性好的材料狀態(tài)
低碳鋼經(jīng)冷拉后,塑性大為下降,加工性好;
鍛造的坯件余量不均,且有硬皮,加工性很差,改為熱軋后加工性得以改善。
4)其它
采用合適的刀具材料,選擇合理的刀具幾何參數(shù),合理地制訂切削用量與選用切削液等。

二、切削液

1、切削液的作用
冷卻作用:使切削熱傳導、對流和汽化,從而降低切削區(qū)溫度。
潤滑作用(邊界潤滑原理):切削液滲透到刀具與切屑、工件表面之間形成潤滑膜,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作用。
洗滌和防銹作用:沖走細屑或磨粒;在切削液中添加防銹劑,起防銹作用。

2、常用切削液及其選用)


1) 水溶液:水溶液就是以水為主要成分并加入防銹添加劑的切削液。主要起冷卻作用。常用的有電解水溶液和表面活性水溶液。

電解水溶液:在水中加入各種電解質(zhì)(如Na2CO3、亞硝酸鈉),能滲透到表面油膜內(nèi)部起冷卻作用。主要用于磨削、鉆孔和粗車等。
表面活性水溶液:在水中加入皂類、硫化蓖麻油等表面活性物質(zhì),用以提高水溶液的潤滑作用。常用于精車、精銑和鉸孔等。

2)切削油:主要起潤滑作用。

10號、20號機油:用于普通車削、攻絲
輕柴油:用于自動機上。
煤油:用于精加工有色金屬、普通孔或深孔精加工。
豆油、菜油、蓖麻油等:用于螺紋加工。

2) 乳化液:由水和油混合而成的液體。生產(chǎn)中的乳化液是由乳化劑(蓖麻油、油酸或松脂)加水配置而成。

濃度低的乳化液含水多,主要起冷卻作用,適于粗加工和磨削;濃度高的乳化液含水少,主要起潤滑作用,適于精加工。

4)極壓切削油和極壓乳化液:在切削液中添加了硫、氯、磷極壓添加劑后,能在高溫下顯著提高冷卻和潤滑效果。

三、刀具幾何參數(shù)的合理選擇

刀具幾何參數(shù)主要包括:刀具角度、刀刃的刃形、刃口形狀、前刀面與后刀面型式等。
1、 前角、前刀面的功用與選擇

前刀面:有平面型、曲面型和帶倒棱型三種。

平面型前刀面:制造容易,重磨方便,刀具廓形精度高。

曲面型前刀面:起卷刃作用,并有助于斷屑和排屑。故主要用于粗加工塑性金屬刀具和孔加工刀具。如絲錐、鉆頭。

帶倒棱型前刀面:是提高刀具強度和刀具耐用度的有效措施。

前角的功用:前角影響切削過程中的變形和摩擦,同時又影響刀具的強度。
前角γo對切削的難易程度有很大影響。增大前角能使刀刃變得鋒利,使切削更為輕快,并減小切削力和切削熱。
但前角過大,刀刃和刀尖的強度下降,刀具導熱體積減少,影響刀具使用壽命。
前角的大小對表面粗糙度、排屑和斷屑等也有一定影響。

前角的選用原則:在刀具強度許可條件下,盡可能選用大的前角。

工件材料的強度、硬度低,前角應選得大些,反之小些(如有色金屬加工時,選前角較大);
刀具材料韌性好(如高速鋼),前角可選得大些,反之應選得小些(如硬質(zhì)合金);
精加工時,前角可選得大些。粗加工時應選得小些。

2、后角、后刀面的功用與選擇)

后角的功用:后角αo的主要功用是減小后刀面與工件間的摩擦和后刀面的磨損,其大小對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質(zhì)量都有很大影響。后角同時又影響刀具的強度。

后角的選用原則:粗加工以確保刀具強度為主,可在4o-6o范圍內(nèi)選取; 精加工以加工表面質(zhì)量為主,可在αo=8o-12o
一般,切削厚度越大,刀具后角越??;
工件材料越軟,塑性越大,后角越大。
工藝系統(tǒng)剛性較差時,應適當減小后角(切削時起支承作用,增加系統(tǒng)剛性并起消振作用);
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刀具,后角宜取小值。

3、主偏角、副偏角的功用與選擇

主偏角κr:的大小影響切削條件(切削寬度和切削厚度的比例)和刀具壽命。
在工藝系統(tǒng)剛性很好時,減小主偏角可提高刀具耐用度、減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,所以κr宜取小值;
在工件剛性較差時,為避免工件的變形和振動,應選用較大的主偏角。
副偏角κr':影響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強度。其作用是可減小副切削刃和副后刀面與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間的摩擦,防止切削振動。κr'的大小主要根據(jù)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選取。通常在不產(chǎn)生摩擦和振動條件下,應選較小的κr'。

4、刃傾角的功用與選擇)

刃傾角λs主要影響刀頭的強度和切屑流動的方向。
刃傾角λs選用原則:主要根據(jù)刀具強度、流屑方向和加工條件而定。
粗加工時,為提高刀具強度,λs取負值;精加工時,為不使切屑劃傷已加工表面,λs常取正值或0。




切削用量不僅是在機床調(diào)整前必須確定的重要參數(shù),而且其數(shù)值合理與否對加工質(zhì)量、加工效率、生產(chǎn)成本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。所謂“合理的”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機床動力性能(功率、扭矩),在保證質(zhì)量的前提下,獲得高的生產(chǎn)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。

切削用量選擇原則:能達到零件的質(zhì)量要求(主要指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)并在工藝系統(tǒng)強度和剛性允許下及充分利用機床功率和發(fā)揮刀具切削性能的前提下選取一組最大的切削用量。

四、制訂切削用量時考慮的因素


1、切削加工生產(chǎn)率

在切削加工中,金屬切除率與切削用量三要素ap、f、v均保持線性關系,即其中任一參數(shù)增大一倍,都可使生產(chǎn)率提高一倍。然而由于刀具壽命的制約,當任一參數(shù)增大時,其它二參數(shù)必須減小。因此,在制訂切削用量時,三要素獲得最佳組合,此時的高生產(chǎn)率才是合理的。一般情況下盡量優(yōu)先增大ap ,以求一次進刀全部切除加工余量。

2、機床功率
背吃刀量ap和切削速度Vc增大時,均使對切削功率成正比增加。進給量f對切削功率影響較小。所以,粗加工時,應盡量增大進給量。

3、刀具壽命(刀具的耐用度T)

切削用量三要素對刀具壽命影響的大小,按順序為Vc、f、ap。因此,從保證合理的刀具壽命出發(fā),在確定切削用量時,首先應采用盡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;然后再選用大的進給量f;最后求出切削速度Vc。

4、加工表面粗糙度

精加工時,增大進給量將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值(見第四章)。因此,它是精加工時抑制生產(chǎn)率提高的主要因素。在較理想的情況下,提高切削速度Vc,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;背吃刀量ap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較小。
綜上所述,合理選擇切削用量,應該首先選擇一個盡量大的背吃刀量ap,其次選擇一個大的進給量f。最后根據(jù)已確定的ap和f,并在刀具耐用度和機床功率允許條件下選揮一個合理的切削速度Vc。

五、切削用量制定的步驟

粗加工的切削用量,一般以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為主,但也應考慮經(jīng)濟性和加工成本;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切削用量,應以保證加工質(zhì)量為前提,并兼顧切削效率、經(jīng)濟性和加工成本。

1、背吃刀量ap的選擇 :根據(jù)加工余量多少而定。

除留給下道工序的余量外,其余的粗車余量盡可能一次切除,以使走刀次數(shù)最小;
當粗車余量太大或加工的工藝系統(tǒng)剛性較差時,則加工余量分兩次或數(shù)次走刀后切除。

2.進給量f的選擇: 可利用計算的方法或查手冊資料來確定進給量f的值。
3.切削速度Vc的確定 :按刀具的耐用度T所允許的切削速度VT來計算。除了用計算方法外,生產(chǎn)中經(jīng)常按實踐經(jīng)驗和有關手冊資料選取切削速度。

4.校驗機床功率:
Vc≤PE*η/(1000Fz) m/s

六、提高切削用量的途徑

1.采用切削性能更好的新型刀具材料;
2.在保證工件機械性能的前提下,改善工件材料加工性;
3.改善冷卻潤滑條件;
4.改進刀具結構,提高刀具制造質(zhì)量。


采購:刀具幾何參數(shù)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
在線客服
聯(lián)系方式

熱線電話

17638549099

上班時間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電話

0371-86009599

二維碼